2022年4月20日,第十九屆中國光伏大會(CPVC-19)異質結太陽電池技術企業創新論壇在線上隆重舉行。昌大高新代表周浪教授應邀作了題為“非晶硅/晶體硅異質結電池中各層硅膜的結構需求與量產實現”的技術報告。此次會議展示了我國異質結光伏技術和產業化推進的卓越成就,深入交流了我國異質結光伏理論和技術研發的可喜進展。量產電池效率水平已達24.5%;產品良率逾98%;組件技術困難也逐步克服;產業配套已趨完善;多種降低成本的技術已近進入量產;產量已近10GWp;產品出口安裝遍布世界。
近日,美國加州大學圣地亞哥分校的納米工程師們與韓國電池制造商LG能源解決方案公司的研究人員合作,使用固態電解質和全硅負極,創造了一種新型的硅全固態電池,相關研究發表在《科學》雜志上。最初的幾輪測試表明,新電池安全、持久且能量密集,可提供500次充放電循環,室溫容量保持率為80%,為使用硅等合金負極的固態電池開辟了一個新領域,有望用于從電網存儲到電動汽車的廣泛領域。
近日,經德國哈梅林太陽能研究所(ISFH)認證,邁為股份聯合澳洲金屬化技術公司SunDrive利用可量產工藝在全尺寸(M6尺寸,274.3cm2) 單晶異質結電池上轉換效率達到26.07%,進一步驗證了異質結量產效率在未來超越26%大關的可行性。
近日,昌大高新基于自行研制的熱絲CVD中試線制作的異質結太陽能電池,由第三方認證光電轉換效率達24.5%。此電池為9主柵M2量產尺寸電池,工藝過程:硅片清洗制絨、熱絲CVD鍍非晶硅薄膜、PVD鍍ITO膜、正背面單次絲網印刷和光注入,工藝制程與當前異質結電池量產流程一致。